- 徐泮林;郭庆坤;
为了减小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点位误差,提高井下导线控制网精度,运用TJ9000陀螺全站仪在井上、井下进行陀螺定位和平差处理,实现井下导线的精确定向。文中介绍了陀螺全站仪的工作原理和仪器常数测定,并利用EXCEL编写了陀螺数据的处理过程,通过实例分析,TJ9000陀螺全站仪的使用极大提高了井下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
2015年06期 No.180 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建;王新鹏;刘健声;
横向贯通误差是特长隧道工程贯通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以兰渝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左线贯通测量情况为例,在对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布网方案、施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比较发现,将陀螺定向边作为约束条件参与平差计算得到的横向贯通误差,比未加测陀螺定向边可明显地提高精度。
2015年06期 No.180 4-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玉宽;
目前常用的地质探测技术主要有物探技术与钻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文章以钱家营矿2074东工作面为例,采用钻探、物探、巷探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地质探测,并达到了预期成果。此次探查工作以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和避免资源浪费为目的,经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该矿后续其他工作面探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15年06期 No.180 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仇正良;施富强;廖学燕;
文中针对三维扫描地表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高程变化和坡角的分类综合去噪算法——高角算法;介绍了高角算法的理论分析及流程,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高角算法能自适应矿山的高程变化;在去噪效果和时间消耗方面具有优势;能够获得准确的地表点云;在地表测绘行业的三维数据处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No.180 10-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学超;李健;
文中基于在谷歌卫星图片上进行公路选线,设计了里程K0+000到K0+386.422的三级公路,并结合南方RTK-S82C仪器的使用,应用GPS RTK技术进行公路放样,论述了基于谷歌卫星图片选线的RTK测量精度。
2015年06期 No.18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正明;
矿山救生孔在煤矿应急救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矿山救生孔施工中缺乏对测绘关键技术的深入思考,文中以某井工矿为例,对救生孔的贯通方案进行分析。重点讲述了误差预计理论,分析了地面、井下导线和井下定向误差对贯通相遇点的精度影响,并讨论了井下加测陀螺边时的误差预计理论。
2015年06期 No.180 19-22+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颜立新;张永红;
针对保安煤矿深部15106补进风巷受强烈动压影响且围岩极其破碎的特点,在地质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对15104工作面回采和15106配风巷掘进对补进风巷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掘进及回采动压影响导致围岩破碎及易扰动是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情况采用高预紧力全断面锚索支护方案,提高巷道抗扰动性能,增强围岩自承能力。井下试验表明当锚索预紧力水平较高时,巷道围岩变形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015年06期 No.180 23-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飞;
煤矿开采沉陷预计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建立完全正确的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进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于处理小样本工程预测问题有较明显的优势。收集学习数据样本,运用GASVM人机交换软件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得到的预测模型通过检测样本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外推预测能力。
2015年06期 No.180 27-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宝柱;
近些年来,注浆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采矿、建筑、隧道等多个行业,其适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文中在探究采空区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及注浆加固机理的基础上以唐山矿原京山铁路煤柱的铁二区南一采区为例,重点分析了多层位、大流量连续注浆技术在地面沉陷控制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注浆参数选取、工艺流程与注浆效果。结果显示注浆有效的控制了地表的沉陷,保护了地面的大片土地,使铁路实现了正常运营,为矿山的绿色开采和发展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15年06期 No.18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亚静;朱晓亮;时静;
针对煤矿井下生产环境恶劣和生产作业流程复杂的情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运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现实软件VR Platform编辑器,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煤矿井下生产作业流程模拟系统的构建,以求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增强矿工安全保护意识和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做出贡献。
2015年06期 No.180 34-35+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振东;
根据管道设计位置处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结果,通过地表移动变形计算,得出供水管路受开采影响情况,为供水管路敷设提供依据。
2015年06期 No.180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凌春霞;刘金国;
文中通过对我国煤炭资源采出率现状的浅析,提出造成目前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的影响原因及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措施。
2015年06期 No.18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涛;
通过对成庄矿盘区下部变电所帮顶钻孔围岩窥视,了解变形后围岩条件、变形破坏特点、围岩内部裂隙的开度和深度,分析变电所变形破坏原因;并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破碎围岩加固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注锚一体化加固技术,对变电所围岩裂隙进行充填,提高围岩完整性,增强破碎围岩的自承载性能,保证锚索预应力向深部围岩传递的能力,有效控制已变形变电所围岩进一步变形。
2015年06期 No.18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希清;
随着GPS与GLONASS系统达到完全运行能力、BDS达到亚太地区完全运行能力,与之对应接收机也呈现了多系统兼容的状态,奠定了多GNSS环境下高程拟合的基础。在对已有GPS系统高程拟合相关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统一了它们时空基准;构建了BDS与GPS系统组合定位的数学模型;处理了某工程D级网观测数据;分析了引入BDS系统后,GPS高程拟合精度变化情况;给出有益的结论可以借鉴到相关的工程或领域中。
2015年06期 No.180 46-47+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晓蓉;徐丹;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张掖市山丹县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生产为例,说明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整个生产过程,重点阐述了水系和道路要素生产中专题资料利用及数据拓扑、逻辑关系等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2015年06期 No.18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修春华;车德福;贾国兵;
三维煤层模型是煤矿井下工程辅助分析新的参考信息来源,由于煤层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钻孔采样数据的稀疏性,仅仅利用离散的钻孔采样数据等无法有效控制建模的准确性。论文在建立了煤层初始规则格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煤层建模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基于点状、线状和面状地质数据对三维煤层模型的动态修正,并将复杂地质断层建模规划为一种面状数据对煤层模型的修正,进而实现了煤层的三维精细建模。
2015年06期 No.180 52-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云英;汪金花;曹兰杰;陈晓停;
文中以高分一号的影像为数据源,以迁安市蔡园银山铁矿为实验样区进行尾矿库目视判读效果最佳波段组合的实验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对高分一号影像波段之间相关性做出分析,并结合确定最佳波段的指数方法选出尾矿库最优成像波段,实验结果表明尾矿最优成像波段为band4+band3+band2,并以承德市东北部红旗镇为例进行实验效果验证。为基于高分一号以及类似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尾矿库研究提供了依据。
2015年06期 No.18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锐;陈林;宋元宝;
文中在MAPGIS基础上,以《四川省地勘基金新立与续作项目分布图》为底图,对四川省地勘基金的新立项目与续作项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2015年06期 No.180 60-6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肖斌;张学东;
以福州部分地区为例,利用同时相MODIS数据,通过2波段比值法,利用第2波段和第9波段的比值估计出大气水汽含量,进而根据ASTER 13、14波段与大气水汽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获得大气透射率,然后对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辐射率,反演LST;针对该地区地形条件特点,利用VSWI进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指数的反演;通过实际样本点数据比对,反演的LST与实际地表温度之间的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反演的各个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湿度面积与实际地形及土地利用多年平均统计值及其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达到了预期研究的目的,为下一步水热指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积累了有益经验。
2015年06期 No.180 62-6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春艳;
目前,全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过度开采地下水,必将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为充分利用地表水、海水等替代水源,供水工程建设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大创举。文中介绍了GPS RTK工作原理、特点,以工程实例阐述了GPS RTK在供水管线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2015年06期 No.180 66-6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建科;
文中开发了一个基于地形的道路建模系统,该系统根据道路设计矢量数据快速批量生成精细道路模型,方便修改变化部分模型,与地形场景贴合,并具有浏览、查询、量算等交互操作功能,最终实现了道路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
2015年06期 No.180 68-69+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史安乐;
文中详细分析3DMine三维矿业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和三维可视化成图,通过与全站仪、其他平面成图软件格式文件建立测量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表表面模型、井巷工程、矿体、空区、夹石、主要构造等实体模型,完成矿山三维数字空间模型的建立。同时根据建立的矿山三维数字空间模型快速实现地质分析和储量估算、开拓设计和采矿设计、工程量验收等工作。实践证明该软件对于提升矿山测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建立矿山三维数字空间模型,提升了数字矿山建设科技水平,提高了矿山综合经济效益。
2015年06期 No.18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伟伟;杨华;周李磊;
为解决NET平台下导线数据处理问题,文中以C#为开发语言,使用近似平差模型,开发导线平差程序。使用文献[9]附合导线观测数据,将程序处理结果和文献处理结果对比表明:1程序计算结果中方位角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角度改正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均与原表一致;2、3、4号点计算坐标或与原表一致或相差0.001 m。2程序中针对平差解算引入并拓展了四舍五入算法,将弧度保留八位有效数字,较好地解决了平差过程中由于数据迭代运算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3以.NET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平差程序可以直接与.NET平台下GIS软件的二次开发交互;程序实现了数据录入、平差解算、详细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输出等功能。
2015年06期 No.180 74-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淑湘;
在Excel VBA平台下进行测绘数据处理自定义函数的开发,不仅高效便捷,而且还可以与工作表单元格(区域)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以实现动态化运算,提高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文中结合具体案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基于Excel VBA自定义函数开发的语法格式、使用方法及其主要代码实现,以方便开发人员参考借鉴。
2015年06期 No.18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文飞;
勘测定界图、规划图设计中,实现CAD文件和MapGIS文件之间的转换是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文中论述通过编程方式实现利用MapGIS明码文件,将在AutoCAD下绘制的土地整治规划图的工程元素直接转绘到MapGIS图中。
2015年06期 No.180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董琨;雷瑛;钱金波;
文中以天地图服务资源为基础,针对当前WebGIS在地图制图和打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ArcGIS Flex API调用天地图服务实现地图在线快速制作;利用Arc Py构建制图模型创建GP服务实现在线快速制图两种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了WebGIS下地图打印输出只能为屏幕截图、在线地图制图专业知识要求强、获取地图数据复杂、制图周期长等难题。
2015年06期 No.180 83-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牛秋丽;
文中探讨基于COM的GoogleEarth二次开发技术,并说明如何在水利测量中获取所需GoogleEarth数据,就简化作业过程、提高作业效率给出完整的操作思路。
2015年06期 No.18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志平;张书毕;
简要梳理了近年来《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成果及其特点,并针对该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提出了与本专业其它基础课程教学相融合的教改研究方向。以大地测量中常用三个纬度函数为例,阐述了利用间接平差方法建立纬度函数反解公式的教学设计新思路。
2015年06期 No.18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于志刚;张允涛;张晨晰;
为改善普通院校测绘实践教学内容和质量不适应社会生产的现状,文中在分析测绘实践教学目的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背景,地方院校测绘实践教学在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条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建议,对测绘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5年06期 No.180 97-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福义;窦世卿;祁向前;
现场教学是快速提高井下测量技能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现场无法提供实习环境。如何协调教学与现场之间矛盾是每个测量教学工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模拟井下测量环境实验室(以下简称模拟实验室)可解决这一矛盾,在模拟实验室可以完成现场大部分测量工作,而且安全可靠,不受时间、施工等影响。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地下工程测量教学,方案设计,分组实验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地下工程测量技能,并在方案设计环节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方法在模拟实验室中可进行验证。模拟实验室为培养合格测量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15年06期 No.180 100-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磊;王列平;张鲜妮;
为了缓解当前矿山测量实践教学中两井几何定向实习难以开展的困窘局面,文中提出了一种地面模拟实验系统建设思路,即利用本校教学附楼楼顶面模拟工业广场,教学附楼主体模拟地层,用附楼附近的地面模拟某开采水平。为了达到模拟实验系统对工程现场的逼真模拟,提出了模拟实验系统需要满足测量系统相似、测量方法相似和测量场景相似三个原则,并以此为准则对两井几何定向测量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详细建设。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模拟实验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研究成果对矿山测量实验教学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2015年06期 No.180 103-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亚红;孙彩敏;孙国庆;
从传统的手工测绘到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学科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满足信息化测绘对测绘技能的需求,全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程序设计"课程,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未意识到测绘信息化对测绘程序设计的新要求。文中浅谈了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整改测绘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增加其他计算机类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考核形式、提高专业教师计算机业务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满足测绘信息化的需求。
2015年06期 No.180 106-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宗琴;张银会;姜树辉;陈明建;
文中针对课程实习部分的成绩评定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合的成绩评定模型。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本质上存在模糊性出发,改革惯用的绝对指标决定学生成绩,既把评定指标模糊化,又把评定等级模糊化。最终的评定模型解决了老师给定成绩时模棱两可、举棋难定等问题。
2015年06期 No.180 10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